比RTX 4090強幾倍? ✅ 女王移動 ⭐⭐⭐⭐⭐


NVIDIA準備推出Blackwell RTX 50 GPU系列中的旗艦產品GeForce RTX 5090,在效能和技術上都有許多突破。預計下一代GPU將為電腦圖形學領域帶來巨大進步。以下是從 Wccftech 網站編譯的有關該產品的詳細信息,從規格、性能到預期價格。

GeForce RTX 5090 是 RTX 4090 的後繼產品,採用全新 Blackwell 架構取代 Ada Lovelace。 Blackwell 不僅提高了效能,還優化了從遊戲到內容創建任務等要求苛刻的應用程式的圖形處理。 RTX 5090採用GB202-300-A1 GPU設計,總共192個單元中整合了170個SM單元,提供21,760個CUDA核心。本產品採用台積電創新的4奈米製造工藝,提高了半導體密度並降低了功耗。

RTX 5090的一大亮點是其VRAM記憶體容量高達32 GB GDDR7,在512位元介面上運行,提供1792 GB/s的頻寬。與 RTX 4090 相比,此頻寬水準增加了近 80%,顯示出明顯更快的資料處理能力。不過,隨著功率的增加,耗電量也隨之增加,TBP預計將達到600W。

根據規格,RTX 5090 預計將比 RTX 4090 提供約 10-20% 的效能提升,具體取決於實際應用。據傳該產品的基礎時脈頻率將達到 2900 MHz,高於 RTX 4090。

目前還沒有有關基準測試的信息,但架構和記憶體方面的改進表明RTX 5090將滿足希望最大化圖形性能的用戶的需求。官方售價尚未公佈,但預計該產品售價將在 1,800 至 2,000 美元之間。 NVIDIA計畫在CES 2025上推出RTX 50 Blackwell系列,其中RTX 5090和RTX 5080是首批兩款產品。由於對旗艦機型的需求旺盛,前幾個月的供應可能會受到限制。

NVIDIA 準備推出 Blackwell RTX 50 GPU 系列中的旗艦產品 GeForce RTX 5090,承諾在效能和技術上實現許多突破。這有望成為下一代GPU,標誌著電腦圖形領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以下是 Wccftech 整理的有關該產品的已知重要信息,從技術規格、性能到預期價格。

RTX 5090有多強大?

GeForce RTX 5090 是 RTX 4090 的後繼產品,採用全新 Blackwell 架構取代 Ada Lovelace。 Blackwell 不僅提高了效能,還優化了從遊戲到內容創建任務等要求苛刻的應用程式的圖形處理。

根據洩漏的訊息,RTX 5090採用GB202-300-A1 GPU設計,總共192個單元中整合了170個SM(串流多處理器)單元,提供21,760個CUDA核心。儘管激活核心數量尚未達到最大,但由於微觀結構和運行效率的改進,該產品仍然被認為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此外,這款GPU將採用台積電改進的4nm製造工藝,提高了半導體密度並降低了功耗。

RTX 5090資訊總表:NVIDIA新顯示卡「怪物」比RTX 4090強多少倍?

RTX 5090的一大亮點是高達32GB GDDR7的VRAM記憶體容量,運作在512位元介面上,提供1792GB/s的頻寬。與RTX 4090相比,此頻寬水準提高了近80%,顯示出明顯更快的資料處理能力。這有望提高以 4K 或 8K 解析度玩遊戲以及處理 3D 渲染或 AI 訓練等複雜任務時的效能。

然而,隨著功率的增加,能耗也隨之增加。 RTX 5090預計總功耗(TBP)為600W,比RTX 4090高出150W。

根據目前可用的規格,RTX 5090 預計將比 RTX 4090 提供約 10-20% 的性能水平,具體取決於實際應用。據傳該產品的基礎時脈速度將達到 2900 MHz,顯著高於 RTX 4090 的 2235 MHz,有助於增強重型遊戲中的幀處理能力。特別是,DisplayPort 2.1 支援預計還將在使用高解析度顯示器時提供更無縫的體驗。

RTX 5090資訊總表:NVIDIA新顯示卡「怪物」比RTX 4090強多少倍 - 圖2

儘管目前還沒有基準測試的詳細信息,但架構和內存的改進表明RTX 5090將滿足想要最大化圖形性能的用戶從玩遊戲到專業工作的需求。

目前,RTX 5090 的官方售價尚未公佈,但多位消息人士預測該產品的起售價將為 1,800 至 2,000 美元,高於 RTX 4090(1,599 美元)。這反映出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GDDR7等新技術的整合。

NVIDIA預計將在CES 2025上推出RTX 50 Blackwell系列,其中RTX 5090和RTX 5080是首批兩款產品。然而,由於對旗艦機型的需求旺盛,前幾個月的供應可能會受到限制。


Source link


探索更多來自 Gizmo Review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

發表回覆

探索更多來自 Gizmo Review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