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自稱專家分析電視真人秀明星心理或解釋與人格障礙相關行為的人的短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流行。雖然這一趨勢有助於提高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但健康專家警告說,許多內容具有誤導性,並對自我診斷持謹慎態度。
基於社群網路影片的精神疾病自我診斷現實
身為20多歲的媒體顧問,李淼經常關注中國短視頻平台的潮流。最近,她觀看了許多真人秀節目嘉賓被「診斷」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的影片。她越看越和自己比較,問自己:“我會是那樣嗎?”
在觀看了一段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描述為自負、控制欲強、缺乏同理心、無法識別錯誤的影片後,李確信自己確實有這種症狀。 「一切都結束了。也許我真的這麼想。
同樣,北京社群媒體使用者姚新安認為,她可能患有多種心理問題,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解離性障礙,導致人們感到與自己的思想、情感分離。 。
李和姚從未向心理學家諮詢過他們的擔憂。他們對這些疾病的所有知識都來自社交網路。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許多短影片中,諸如感到「夢幻」、在壓力情況下突然平靜或困惑等常見行為被認為是不正常的,甚至是出現問題的心理話題。
令人擔憂的是,內容創作者經常使用歧視性字詞。例如,有些人將 NPD 稱為無法治癒的“人格癌症”,並建議人們遠離表現出典型行為的朋友、親戚或同事。評論部分經常充滿憂心忡忡的網友,他們表達了對自己或他們認為可能受到影響的人的不安全感。
缺乏科學依據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如意認為,這些「診斷」影片的流行源於人們自我發現的需求,而社群媒體經常鼓勵這種需求:「當今的社區很複雜。並且不斷變化。每個人都面臨著很多壓力和挑戰。每個人都想更了解自己和周遭的人,以便更好地應對生活,提高適應力。
不過,丁警告說,這種科普趨勢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心理分析影片往往缺乏科學依據,容易產生誤導。例如,將偶爾的悲傷情緒描述為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徵兆「沒有考慮到個人的複雜性,也是不準確的」。
此外,當人們用這些影片代替專業諮詢時,可能會增加患有心理問題的人的壓力。 「一個人可能認為他或她已被診斷出患有某種疾病。這可能會使他們的病情更加嚴重,」丁警告。
儘管影片部落客自稱是該領域的專家,但在中國祇有持證的精神科醫生才有權進行診斷。 「即使是心理諮商師也無法輕易辨識心理障礙。」丁分享道。
就像身體疾病一樣,心理健康也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治療。雖然線上資源可以提供基本知識或幫助提高認識,但丁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當我們生病時,需要醫生來診斷和治療,不能僅僅依靠網絡或短視頻來自我評估和自我治療。”
來源:第六聲
最近,一些自稱專家分析電視真人秀明星心理或解釋與人格障礙相關行為的人的短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流行。雖然這一趨勢有助於提高人們對心理問題的認識,尤其是年輕人的心理問題,但健康專家警告說,許多內容具有誤導性,並對自我診斷持謹慎態度。
基於社群網路影片的精神疾病自我診斷現實
身為20多歲的媒體顧問,李淼經常關注中國短視頻平台的潮流。最近,她觀看了許多真人秀節目嘉賓被「診斷」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的影片。她看得越多,就越與自己比較,並問自己: “我也會這樣嗎?”
在觀看了一段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描述為自負、控制欲強、缺乏同理心、無法識別錯誤的影片後,李確信自己確實有這種情況。 「一切都結束了。也許我真的就是這樣的人。 」 她回憶起自己在杭州獨自一人坐著思考的情景,心裡感到悲傷。
同樣,北京社群媒體使用者姚新安認為,她可能患有多種心理問題,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到解離性障礙,導致人們感到與自己的思想、情感分離。 。
李和姚從未向心理學家諮詢過他們的擔憂。他們對這些疾病的所有知識都來自社交網路。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許多短影片中,諸如感到「夢幻」、在壓力情況下突然平靜或困惑等常見行為被認為是不正常的,甚至是出現問題的心理話題。
令人擔憂的是,內容創作者經常使用歧視性字詞。例如,有些人將 NPD 稱為無法治癒的“人格癌症”,並建議人們遠離表現出典型行為的朋友、親戚或同事。評論部分經常充滿憂心忡忡的網友,他們表達了對自己或他們認為可能受到影響的人的不安全感。
然而,心理健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不可能只靠短影片就能解決。具體就 NPD 而言,雖然社群媒體上的「自稱為專家」經常指出一些特徵行為,但美國心理學會的描述強調了這種疾病的多樣性。因此,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能「自負或自卑、外向或冷漠、工作成功或無法擁有穩定的工作、模範公民或容易患上其他疾病」。
儘管一些成年人對這些短視頻持謹慎態度,但大多數人並不太信任它們。然而,年輕的觀眾可能缺乏辨別力,更有可能相信這些內容。
浙江高中生張嘉怡觀看了幾段視頻,視頻部落客在影片中描述了她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疾病特徵的行為。 「如果只有一兩個特徵匹配,這可能只是問題的一個小跡象。但如果很多特徵都相似,那麼心理肯定有問題。 ,她分享道。
缺乏科學依據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丁如意認為,這些「診斷」影片的流行源自於人們自我發現的需求,而社群媒體經常鼓勵這種需求:
「當今的社區非常複雜且不斷變化。每個人都面臨著很多壓力和挑戰。每個人都想更了解自己和周遭的人,以便更好地應對生活,提高適應力。
不過,丁警告說,這種科普趨勢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心理分析影片往往缺乏科學依據,容易產生誤導。例如,將偶爾的悲傷情緒描述為憂鬱症或焦慮症的徵兆「沒有考慮到個人的複雜性,也是不準確的」。
此外,當人們用這些影片代替專業諮詢時,可能會增加患有心理問題的人的壓力。 「一個人可能認為他或她已被診斷出患有某種疾病。這可能會使他們的病情更加嚴重。 ”,丁警告道。
儘管影片部落客自稱是該領域的專家,但在中國祇有持證的精神科醫生才有權進行診斷。 “即使是心理諮商師也無法輕易辨識心理障礙” ,丁分享。
就像身體疾病一樣,心理健康也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評估和治療。雖然線上資源可以提供基本知識或幫助提高認識,但丁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當我們生病時,需要醫生來診斷和治療,不能僅僅依靠網絡或短視頻來自我評估和自我治療。”
來源:第六聲
Source link
探索更多來自 Gizmo Review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